国之瑰宝~轮岛涂概要(簡体)
关于轮岛涂的起源,众说纷纭,不过,从现存的各种资料来看,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。
漆器制作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, 附近有丰富的资源作为原材料, 以及气候风土适合制作漆器。而且, 自古以来作为日本海航路的港口,运输材料和产品很方便。但是其中最大的原因是,许多以漆器的生产和销售为荣的人们以品质为傲,不断提炼自己的技能并继承至今。
江户时代宽文年间(1661~1672年)经由敦贺扩展销路,直至京都、大阪。18~19世纪,西从山口县到北海道的埃特洛夫岛,开拓了广域的市场,这是从当时的资料中显示的。
从明治到大正时代,轮岛邀请了京都、尾张、加贺等地的优秀工匠,进一步提高了漆器品质,也确保了顾客的信赖。
在战后,很多国内漆器产地转化成合成树脂涂料。并且,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,轮岛一直致力于漆的传统技术,作为产品的附加价值,致力于提高产地的品牌形象,直到现在。
制作工序是专业分工,大致分为木胎、涂漆、加饰。此外还有许多细分工,碗木胎、曲物木胎、指物木胎、朴木胎、打底、上漆、吕色、莳绘、沈金等等。
在这个分业体制为基本,还需要经过一百多道涂漆工序,到完成为止需要半年至数年的时间。。细致、缜密的职能分工来追求技术的成熟和生产效率,各领域的技术作为传统被继承和保护。
每个过程的专业工匠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和自信,精心制作每一件作品。作为总监将所有工序全部确认并进行调整的就是“涂师屋”。
涂师屋对全国各地的顾客进行拜访,直接销售。途中接触到最新的文化和趋势,是轮岛经济和文化的推动力,对轮岛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木胎
器具的木胎根据其用途的不同,形状也各不相同,制作根据相应的技法而分别各专业的职种。
使用的木材种类也是依据用途来进行选择。
碗木胎
器具的木胎根据其用途的不同,形状也各不相同,制作根据相应的技法而分别各专业的职种。使用的木材种类也是依据用途来进行选择。
曲物木胎
将加工成薄形柾目板放入水中浸泡并将其弯曲,制作圆形托盆和便当盒等。材料是优质的罗汉柏、扁柏等。
指物木胎
也称为角物木地(方形木胎)。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罗汉柏、扁柏、桐树等。用来制作多层方木盒、砚台盒、食案、方形托盘等。
朴木胎
也称为刳物木地(雕刻木胎)。专门切割复杂的曲面多的矮桌子、花台的脚、酒壶的注入口、汤匙等复杂形状的工艺。所用材料是厚朴、连香树、罗汉柏等。
髹漆
轮岛涂漆器的特色在于它的涂漆过程上。这是一种名为“本坚地”的漆器的传统底层涂层技术。
轮岛致力于这种工艺,不断提高质量,作为传统文化得以传承。
下地涂
用漆将布糊贴在木胎容易损坏的部分, 称之为“布着”(布漆)。在底漆里混合用海藻化石煅烧成粉末再研磨的硅藻土,称为轮岛地之粉。硅藻土具有很好的绝热性能,分子结构中有大量微隙,便于生漆钻入,形成漆与土的高强度结合,制作出非常坚固耐用的涂膜。
下地涂
按地之粉的粒子的粗细程度,由粗到细进行涂层。按一边、二边、三边地之粉的顺序重叠涂抹。每次涂完之后需要时间让它干燥,反复研磨,还在边缘上重复涂漆,这道工序被称为地缘引(边缘涂抹。慢慢的让它的表面变得更加细致、光滑。
下地涂
底漆作业也被称为地付(敷底),在熟知素材性质基础上进行作业,还要考虑到整体的造型来要求涂层的厚度和打磨方法。想要完成一个格调高雅的漆器时,这是一个容不得丝毫疏忽的重要的工程。
上涂
上涂是用刷子涂上高品质的精制漆,进行最后一道涂漆工序。决不允许有半点灰尘,所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高度细心。
不同的漆有其不同的性质,根据当时的季节和气候状况,都会影响呈现出来的效果。工匠师们无论在任何时侯都必须配出最适合的涂膜,调漆是最能显示出上涂工匠的经验、技术之实力。
加饰(装饰)
被称为坚固华丽是轮岛漆的特征,它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莳绘和沉金为首的美丽装饰。
炫彩的添加, 使漆器呈现出新的魅力。
呂色(推光)
没有加饰的表面,最后一道涂漆工序是涂立和推光。涂立是强调上涂工程最后的自然漆光泽,呂色即以用炭粉加水研磨至光滑,一边擦上漆一边反复打磨直到漆层薄而透亮。最后靠人手柔和地细细磨砺。漆器特有的深邃光泽感便浮现而出。
表面的完成,除了吕色和涂立以外,也有各式各样的技法得到了发展。如撒上干漆粉、金粉、青口贝等完成的这些变涂的一部分工序也是吕色师的常用手法。
莳绘(描金绘画)
用非常细的毛笔蘸漆来描绘图案,然后撒上金银粉并加固,呈现图案。运用“平莳绘”、“研出莳绘”、“高莳绘”等技法来表现多种多样的图案。此外,螺钿、平文、蛋壳镶嵌等技法也都是莳绘师的工作。
沈金(戗金)
这是一种装饰技法。在漆器表面刻画图案,填入漆,嵌入金箔或金粉。除了基本的线和点的雕刻之外,还使用根据刃尖的形状进行刮削和单雕刻,造就各种图案。